根據《國家衛生城市評審與管理辦法》規定,今年我市將迎接第三次國家衛生城市復審。為鞏固提高國家衛生城市創建成果,扎實做好各項工作,確保復審順利通過,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指導思想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“實施健康中國戰略”精神,依據《國家衛生城市標準(2014版)》及相關法律法規,堅持“黨政領導、全民參與,屬地主責、部門同責,條塊結合、協同聯動”工作方針,廣泛開展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,集中組織城市衛生綜合整治活動,確保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審,促進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,推動城市現代化建設。
二、重點任務
近年來,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,我市城市衛生面貌明顯改觀。但對照復審標準,還存在諸多問題。主要表現在:隨著城市發展,復審范圍不斷擴大,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存在短板,復審內容增加,標準提高,新增了農貿市場、流動攤販、食品安全等11個一票否決項。復審迎查情況復雜,任務艱巨。根據國家統一標準,暗訪共有11類、49項內容、164個打分點。聯系我市實際,確定迎查工作的七個方面重點任務:
(一)深入推進健康促進行動,提升市民健康素養。健全健康教育網絡,發揮健康教育技術指導職能。各主流媒體開設健康教育欄目。學校、醫院、社區、車站、廣場、公園等單位設置數量充足的健康教育宣傳設施,積極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活動,每兩月一次更換健康教育宣傳欄內容。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,完善居民區、休閑場所健身設施,各區至少建設1處健康步道、健康主題公園。深入開展控煙宣傳活動,健康教育有控煙宣傳內容,公共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張貼醒目禁煙標識,及時勸阻室內公共場所、工作場所及公共交通工具內的吸煙行為,無任何形式的煙草廣告。(牽頭單位:市衛健委;責任單位:市委網信辦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城管局、市教育局、市交通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,各區、市屬各開發區)
(二)加大城市管理力度,提升城市服務功能。以主次干道、公園廣場、城鄉結合部、城中村、老舊小區、背街小巷、城市出入口沿線、綠化帶、河道、鐵路沿線、廢品收購點和廢棄院落等為重點,徹底清理各類衛生死角、積存垃圾、水面漂浮物,實現城市環境優美整潔。整治市容秩序,依法取締各類流動攤販、亂擺攤點、馬路市場、店外經營,徹底治理“十亂”(亂貼亂畫、亂潑亂倒、亂拉亂掛、亂搭亂建、亂停亂放)等突出問題。城市綠化整齊、養護良好,落實“門前三包”制度。規范停車秩序,機動車、自行車劃線停放。開展出租車內衛生整潔行動,創造良好駕乘環境。道路隔離護欄及沿路市政設施定期修護清理,做到完好整潔。主次道路照明設施完善,亮燈率達100%。加強廣告牌匾審批和管理,規范商鋪戶外門頭廣告牌匾,做到“一店一牌、整齊統一”;全面清理店鋪玻璃門窗、外墻張貼的各類違規廣告。完善垃圾中轉站、果皮箱、垃圾桶等各類環衛設施,并全面清洗出新;對破舊損壞的,組織整治整修;垃圾桶加蓋密閉,不滲不漏,垃圾日產日清;垃圾中轉站內外場地整潔,有防鼠、防塵、防污染擴散及污水處置等設施,無撒落垃圾和堆積雜物,無惡臭,無蚊蠅孳生。公廁分布合理,主次干道、車站、機場、港口、旅游景點、農貿市場等公廁不低于二類標準,專人管理,制度健全,保潔到位,導向標識和防鼠、防蠅設施規范。全面拆除各類旱廁。規范設置建筑工地隔離圍擋、車輛沖洗、工地排水等臨時環衛設施和健康教育宣傳欄,出口處實施硬化處理,落實工地抑塵降塵措施;工地內部物料堆放整齊,建筑、生活垃圾及時清理;工地食堂整潔衛生,證照齊全,防鼠、防蠅設施規范。(牽頭單位:市城管局;責任單位:市衛健委、市生態環境局、市交通局、市水利局、市市場監管局、市公安局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住建局、市農業農村局,各區、市屬各開發區)
(三)嚴格落實環保法律法規,提升人居環境質量。加大“散亂污”治理力度,確保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,達到標準要求。以飲水安全和環境安全為重點,加強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、水污染防治、煙塵控制、機動車尾氣和城市揚塵治理,嚴肅查處企業違規偷排污染物行為,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監測符合要求,飲用水源地安全、水質達標。公共水域無污水直排現象。加強環境噪聲和空氣污染整治,做到無噪音擾民、無秸稈焚燒、無煙囪冒黑煙。(牽頭單位: 市生態環境局;責任單位: 市城管局、市交通局、市水利局、市農業農村局,各區、市屬各開發區)
(四)開展重點場所專項整治,提升行業衛生水平。全面開展食品安全“三小”(小飯店、小熟食店、小食品加工店)、公共場所“五小”(小理發店、小旅店、小歌舞廳、小浴室、小網吧)專項整治。規范經營資格,確保經營業戶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、衛生許可證、健康證等證照齊全有效;健全崗位責任制度、公用物品消毒制度、衛生清掃制度、衛生檢查制度、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培訓制度等,并有效落實;室內外環境整潔,徹底清理食品安全“三小”后廚衛生;完善門簾、紗窗、防鼠網、檔鼠板、粘鼠板、滅蠅燈等“四害”防制設施;落實消毒措施,確保專用消毒設備、設施規范使用。規范各類食品流動攤販管理,依法采取許可、備案等方式準入,規定區域、限定時間、限定經營品種,落實防蠅、防鼠、防塵、防污染設施和措施。(牽頭單位: 市市場監管局、市衛健委;責任單位: 市城管局、市商務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,各區、市屬各開發區)
(五)加強集貿市場管理,改善市場衛生環境。開展各類集貿市場(農貿市場、蔬菜水果水產副食批發市場、日用消費品市場、臨時市場、便民市場、早夜市、舊貨市場、建材市場、農村集市等)專項整治。規范設置公示宣傳設施、衛生制度、功能分區、農藥殘留檢測等公示和健康教育宣傳設施;市場劃行歸市合理,標識清晰醒目,攤位擺放整齊,無占道、店外經營,從業人員個人衛生良好;各攤位設置加蓋垃圾桶,無散落垃圾;完善市場上下水、防鼠、防蠅、防塵等基礎設施;垃圾收集設施設置規范,垃圾密閉存放,無“四害”孳生;市場停車實行劃線停放,專人管理;公廁達二類以上標準,設施完好,專人管理,干凈整潔。市場內食品安全“三小”和公共場所“五小”單位證照齊全,衛生達標,防鼠、防蠅、防塵、消毒措施規范。農貿市場設立相對獨立的活禽銷售區域,并實行隔離宰殺,落實定期休市和清洗消毒制度,對廢棄物實施規范處理。對便民市場、臨時市場、早夜市、農村集市等,全面完善基礎設施,規范設置市場標識、制度公示欄、健康教育宣傳欄、經營區域硬性圍欄或標線,配足垃圾收集設施及保潔人員,做到秩序良好、環境整潔。加強市場周邊環境衛生、交通秩序管理,依法清理占道經營,消除攤點外溢現象。(牽頭單位:市市場監管局;責任單位: 市城管局、市衛健委、市商務局、市農業農村局、市公安局,各區、市屬各開發區)
(六)加強公共衛生能力建設,提升疾病防控水平。落實重點傳染病防治措施,醫療機構設有負責傳染病管理的專門部門和人員,完善控制院內感染制度、疫情登記報告制度,門診日志齊全,規范設置感染性疾病科室及腸道門診、發熱門診。完善計劃免疫工作制度,規范設置免疫門診。醫療機構傳染病預檢分診點設置規范、標識明顯,落實醫護值守制度。醫療廢棄物收集、儲存、運送和處置規范,暫存點標識明顯。醫療機構環衛設施齊全,衛生保潔到位,無亂堆亂放雜物?;鶎俞t療衛生機構內部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,醫療廢棄物處置規范。積極開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,規范重點單位、重點場所(居民區、醫院、飯店、賓館、車站、公園、集貿市場、工地、廢品收購站、垃圾中轉站等)“四害”防制措施;堅持以孳生地治理為主,適時開展藥物消殺,將鼠、蚊、蠅、蟑密度控制在國家標準之內。(牽頭單位: 市衛健委;責任單位:市愛衛會各成員單位,各區、市屬各開發區)
(七)大力開展復審宣傳,營造濃厚輿論氛圍。在政府及責任部門網站、新聞媒體設立復審宣傳專欄,充分利用報刊、廣播、電視等主流媒體和微博、微信等新媒體,以及沿街經營業戶LED屏、公交出租車輛、公交站亭、建筑圍檔、道路隔離護欄等載體,廣泛開展復審宣傳,提高廣大群眾的知曉率和參與率。在城市出入口等醒目位置設置“國家衛生城市”標識,在車站、廣場等大型公共場所、主次干道設立電子屏幕或公益性宣傳牌(欄),刊發復審公益廣告和健康教育內容,努力營造“人人支持、共同參與”的濃厚氛圍。(牽頭單位:市委宣傳部;責任單位:市衛健委、市城管局、市交通局、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市住建局、市公安局,各區、市屬各開發區)
三、工作步驟
(一)3月份組織發動。市委、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和動員大會,印發工作方案,成立領導小組和指揮部,明確各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工作責任。分層次分行業開展技術培訓,提升復審工作能力。各區及有關部門按照本方案要求,制定具體實施方案,細化任務指標,明確責任單位(人員)、工作標準和時限要求。各新聞媒體大力宣傳,深入發動,做到“家喻戶曉、人人皆知”,形成濃厚氛圍。
(二)3月中旬開始集中整治。針對市容環境、農貿市場、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、社區單位、窗口單位、建筑工地、食品安全和公共場所、公共衛生與醫療服務、病媒生物防制等“九大”領域,開展專項整治行動。各責任部門牽頭制定方案。各區各單位負責具體實施,切實解決“臟亂差”問題。隨后,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加強督查,查漏補缺、鞏固提高。
(三)3月底開始接受省級暗訪。針對省級復查要求,對照暗訪標準,做好重點行業、重點單位、重點區域受查準備,確保順利通過省級復查,如期向全國愛衛會提出申請。
(四)6月份至年底國家暗訪。針對省級復查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,開展集中整治活動回頭看,舉一反三,查漏補缺,限期整改到位。組織模擬暗訪,做好全國愛衛會暗訪前的各項準備工作。
四、加強領導
(一)建立工作機構。市委、市政府成立迎接國家衛生城市復審工作領導小組,對全市復審工作進行統一領導。領導小組下設指揮部,負責復審工作的組織協調、技術培訓、檢查督導和考評獎懲等工作。各區、市直各部門也要成立相應專門機構,建立市、區(部門)、街道、社區(村居)四級復審組織網絡,確保工作有序開展。
(二)明確落實責任。將復審工作納入各區2019年科學發展考核。按照“條塊結合、以塊為主”和“誰的區域誰負責,行業誰主管誰負責,誰丟分誰負責”的工作原則,夯實屬地和行業兩個責任。市政府與各區、各部門簽訂復審工作責任書。建立市級領導包區、部門包區、區級領導包街道(重點區域)制度,深入一線發現問題、解決問題。
(三)嚴格督查問效。各區充分發揮轄區街道、社區(村居)、單位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礎作用,廣泛宣傳發動,建立問題臺賬,做好日常巡查,對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。市直各責任部門根據行業監管職責,成立專班,分兵把口,做好督導檢查和技術指導,打造示范站點,發揮引領作用。建立督查排名制度,一是市衛健委、城管局、市場監管局、住建局、公安局每兩周對各區進行通報排名;二是聘請第三方,每兩周左右進行一次模擬暗訪,對部門、區進行綜合打分排名。
(四)兌現獎懲措施。對復審工作中態度不積極、責任不落實、措施不到位、敷衍塞責、被動應付的,視情對相關部門、區及街道責任人進行約談、通報;對影響全市通過復審的,提請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啟動問責。復審結束后,對做出突出貢獻部門(單位)和人員,由市委、市政府表彰獎勵。